廣州傲雪:長期護理險的市場服務給予困境
隨著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發布《關于開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長期護理險在中國的發展有了較為明確的政策支持。
長期護理保險的核心包括三個方面,籌資,護理需求認定,以及護理保障給予(包括現金和提供服務);I資通過政府的政策制定和市場引導來進行,相對來說操作比較直接。但后面兩個環節——護理需求認定和護理保障給予卻需要專業的認證、評估以及服務行業來支撐,操作上挑戰較大。本文將就護理服務給予所面臨的挑戰做一簡要的分析。
總結來看,護理服務的給予有幾個特征。首先,近一半的用戶的護理由家屬提供,他們獲得的是現金。要提供這樣的現金給予的評定,核心是國家有較為成熟的護理等級評定體系,能夠給出公正的評判,由此才能核準給予現金的額度和時長,缺乏這樣的評估體系,很容易導致保障濫用和自己浪費。
第二,一部分用戶需要專業的入家服務,服務需求從生活輔助、醫療護理等多種方面,這些服務需要經過專業培訓的第三方護理公司來提供。這些服務會作為護理保障的一部分,因此需要有相應的市場規則和認可體系,才能讓有資格的第三方公司獲得護理保障的賠付。
最后,機構護理服務的對象偏重更高比例的有重度護理需求的患者,需要全天候的服務居多,因此這類機構需要有專業的護理人才,加上透明的評估體系,避免服務質量上的貓膩和服務的不合理使用。
從上面的三點來看,中國市場上的護理服務都不具備這些條件。首先,中國缺乏非常成熟的護理認定體系,在入住機構的護理服務上,按照實際支出的一定比例來賠付會相對容易操作。但如果給予現金支付,則對評定有更精密的要求,在服務提供者和項目不明確的情況下,加上護理評估體系不成熟,很容易形成夸大護理需求,騙取現金的現象。
第二,中國的入家護理服務并不成熟。入家服務缺乏相應的市場規范和標準,以南通的護理試點為例,接受定點照護服務機構提供上門照護服務的用戶,照護保險基金按標準支付,月度限額暫定為1200元。在這樣的標準化支付背后,必須要有能夠符合標準的入家服務,服務細致到項目、時長和流程。
最后,中國的機構護理服務業并不成熟。目前雖然有醫療機構、養老機構可以住院的護理服務,但市場面臨三個極大的挑戰。一是專業護理人才缺乏,一直大量依靠學歷低、缺乏專業醫療服務訓練的護工。第二,隨著年輕人口城鎮化明顯,愿意從事護理工作的年輕人越來越少,后繼服務者跟不上。第三,中國還沒有經歷一次護理產業的技術革新,很多服務依賴傳統人力完成,無論是在護理的技術和輔助設施上,都很不成熟,無法做到像國外那樣,盡量節省人力。因此中國的護理服務總體來說效率較差。
從以上的分析來看,護理保障的給予需要的條件一是有成熟的評定體系,二是有質量的護理服務提供者,三是建立了對護理機構的服務標準。在這樣的前提下,護理保障的支付方才有可能在公平客觀的評判下,做出賠付的決定,并在給予服務作為保障的時候,選擇有資質的護理服務提供方。而從目前的中國市場條件來看,這三點都很缺乏,不僅評判的主體—–評判專業人員以及評判委員會缺乏,評判的方式如當面評判機制也沒有成熟建立起來;而在服務提供方面,無論是入家服務還是機構服務,都尚不成熟,面臨人才、技術、服務質量上的挑戰。
因此,目前在15個城市展開的試點對長期護理險在中國的實踐將非常關鍵,能否在試點過程中摸索出一套符合中國市場特色的標準和評定體系極為重要。